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经济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努力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再上新

时间:2015-09-29 16:55作者: 点击:

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 王首萌

(2009年2月27日)

同志们:
    省政府同意召开这次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09年任务。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专门听取省供销社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明天还将亲自到会颁奖并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省供销社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省供销社积极应对、再创佳绩的一年。全省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政府38号文件,按照年初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三个年”建设,着力实施“六大战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规模稳步提升,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全省供销社实现购进总额416.86亿元,增长33.99%;销售总额430.39亿元,增长28.61%;利润总额6.07亿元,增长60.06%。销售、利润在前两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17个市社再次全部盈利,宣城、黄山市社利润均突破1.2亿元,芜湖市社跃居全省“三甲”。优势骨干企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辉隆集团、黄山永佳、双赢集团、司尔特肥业4家企业实现销售141.1亿元,占系统总额的32.8%;利润3.89亿元,占系统总额的64.09%。省社投资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销售总额110亿元,增长10%左右;利润总额继上年突破亿元大关后快速提升,达1.69亿元,增长55.51%。年底,全系统所有者权益37.72亿元,增长22.31%;社会贡献额达15.9亿元,增长70.74%,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坚实,网络功能显著增强。全系统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五大网络”建设工程,在连锁经营、网络标准化建设和“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系统已建各类经营服务网点34704个,其中连锁店8361家、配送中心330个、“一网多用”网点4831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系统当年连锁经营销售额达107亿元。龙头企业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舒城等县社与辉隆集团合作迈出新步伐。省社加强了“新网工程”项目库建设,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逐年更新。注重发挥中央和省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突出重点,强化监督。2008年,与省财政厅共同下达78个项目,资金总额5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对31个项目给予扶持,资金总额1437万元。合肥、铜陵、马鞍山等市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扶持成效明显,“新网工程”影响力显著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开放办社成效卓著,组织体系更加牢固。全系统把开放办社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供销合作事业的重要途径,加强联合,不断夯实和扩大合作经济发展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通过领办、联办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全系统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1238家,其中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598个,入社农户近92万户,当年助农增收达15.3亿元。协会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系统已组建各类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合作经济联合会235家,入会会员2.8万多人。基层社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全省基层社当年实现销售84.09亿元,增长27.81%;利润总额2025万元,增长23.33%。省社年初提出的新建改造100个基层社任务如期完成。综合服务社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新建和改造并举,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社。肥西官亭、裕安新安综合服务社形成了集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全系统综合服务社已达7847家,其中2008年新增1004家。
   (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作为全省棉花、茶叶农业产业化牵头单位,省社积极贯彻实施“532提升行动”,切实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帮扶与指导。省社制定的“215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目前,全系统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300个,其中国家级1家、总社级10家、省级20家、省社级115家。全系统当年改建扩建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39个,年交易额14.53亿元,已成为连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的重要枢纽和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平台。
    (五)社有企业活力强劲,发展方式持续创新。全系统以“社有企业创新发展年”建设为契机,把社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指导,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分配和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注重发挥资产运营、财务审计和统计分析的职能作用,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省社投资企业纷纷举办“高峰论坛”,探索了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新模式。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已成共识。辉隆集团在化工、房地产、种子研发、农产品加工、资本运作等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合作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油脂加工基地。黄山永佳、司尔特肥业等积极推进产业扩张,多元发展格局日渐形成。进一步整合资源。一批大型社有企业抢抓行业洗牌的历史机遇,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注重利用各类要素资源促进发展。继永新股份上市后,司尔特肥业、辉隆股份、双赢集团相继加快了上市融资步伐。在去年全国总社表彰的“百强企业”中,我省6家名列其中,1家荣获“特别荣誉奖”,在全国系统数量位居前列。本次会议表彰的38家先进企业,年度利润均超百万,实力活力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六)联社职能日益强化,系统合力切实增强。各级联社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着力把联社机关打造成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系统指挥部。省社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和谐稳定;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本级经济发展,一手抓系统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两手抓”,工作措施上力求“两手硬”,工作成效上体现“两个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推进效能建设,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和谐建设和职工文化生活,重视离退休老同志服务工作。认真做好生产救灾、新农村帮扶联系工作,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系统指导。积极协调市县社“参公”工作。注重发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和省社职业技能鉴定站作用,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了县社主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和基层社主任培训等。服务行业发展,举办了棉花、茶叶等形势分析会、发展论坛、龙头企业座谈会,牵头组织系统参加总社及省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注重加强系统联合、合作,省市县三级社投资企业合作取得新进展。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推进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和“新网工程”示范网点评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重视标识的规范使用,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省供销社工作在中央和省主流媒体上有报道、有声音。主动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加大政策资金协调争取力度;省政府出台38号文件后,在全省范围内迅速贯彻落实,市县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关心供销社工作,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上,总社对2008年度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进行了表彰,我省供销社再获特等奖殊荣,受到总社表彰和省政府的通报表扬。省委书记王金山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供销社工作很出色,有成绩。在全国排第四位实属难得,艰难自在其中。祝贺取得的优异成绩,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并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祝供销社员工新春愉快,牛年更牛!
    同志们,2008年是我省供销社在严峻经济形势下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关心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省供销社人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省供销社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全省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获得本次大会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系统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快、发展不够好、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社有企业整体实力较弱,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多,联合合作还不紧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为农服务仍需强化,基层经营服务体系较为薄弱,广度和深度仍不尽人意;职工队伍仍需锤炼,素质能力须尽快提高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切实有效的措施,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加以改进。
    二、形势与要求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和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供销社企业经营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化肥、棉花、再生资源等传统主营业务领域,需求急速下降、出口急剧萎缩,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可以预见,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无疑会增多,供销社系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忧则兴,预则立。看不到、看不透危机,是思想认识、领导决策上的危机;而看不到、看不准机遇,是心理上的危机,是信念、信心上的危机。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既要深刻认识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更要积极寻求和把握困难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第一,从对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来看,危机中蕴含着重大机遇。首先,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安徽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阶段性特征没有改变;供销社系统平稳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其次,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重大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揽子“保增长”的调控政策,我省也相继出台一系列保企业、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可谓政策力度前所未有,蕴含机遇亦弥足珍贵。尤其是必须敏锐看到,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这都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供销社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再次,我们还应看到,危机本身也是一场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过程。市场的剧烈波动、价格的大幅震荡,一批经济实力小、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这为供销社系统优势企业实施资源整合、低成本扩张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能够主动应变,趋利避害,借势发展,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转弊为利、化危为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从宏观政策来看,可谓环境宽松、条件优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支持供销社发展,为供销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加鲜明地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明确要求支持供销合作社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予以强调,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省政府去年专门出台38号文件,对供销社加快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部署。中央和省财政对“新网工程”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县党委政府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社会各界对供销合作事业的关心程度空前高涨。所有这些,为供销社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从供销社发展自身来看,可谓基础雄厚、潜力巨大。经过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能量积聚和不断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积累,全系统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流通网络进一步拓展,市场经济观念进一步确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经济发展道路更加清晰,为供销社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快速发展、大有所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经历的是大浪淘沙的洗礼,需要的是逆水行舟的拼搏。我们必须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有效的措施、扎实的工作,同舟共济,共度时艰。一是必须坚定信心。信心是应对危机、破解难题的最有力武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信心就是力量”,“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勇气。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正视危机、直面挑战,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激发斗志、挖掘潜能,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咬定目标、战胜风险,逆势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新局面。二是必须勇于创新。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决定了改革创新亦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要深入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努力通过创新释放又好又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巨大潜能。三是必须抢抓机遇。严峻的市场形势,不仅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更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反之,机遇来临而不觉,面对机遇而无为,必然延缓发展、导致落后。机遇总是垂青有充分准备、有创新意识和有实干精神的人。面对历史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系统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敢抓机遇的勇气,提高善抓机遇的本领,绝不能错失良机、延误发展。四是必须促进和谐。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凝聚力量,和谐孕育伟业。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尤其要注重增进和谐、维护稳定。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不渝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落到实处。五是必须加快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解决供销社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保持增长的实质是促进发展,战胜危机的关键是要拿出发展举措。要充分运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供销社的办社宗旨,立足“三农”,统筹发展;要切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解放思想求突破,积极进取谋发展,开拓创新助“三农”,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三、2009年主要工作
    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38号文件,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围绕“信心·创新·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坚定不移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持之以恒加快合作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中提升形象,为促进安徽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体要求是:确保“一个增长”(全系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四个突破”(“新网工程”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提升“一个形象”(供销社整体形象)。
    主要目标是:
     1.全系统实现购进总额458亿元,增长10%;销售总额473亿元,增长10%。
     2.实现利润总额6.7亿元,增长10.38%。
     3.“新网工程”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新增销售超亿元的“新网工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5个,新增配送中心20个,新增连锁经营网点500个。
     4.新培育省社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新建专业合作社100个,新建和改造基层社100家,发展各类协会10家。
     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综合服务社600家。
     7.社有企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实力、活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8.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供销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09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保增长的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特殊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有力举措,更是我们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供销社来说,保持经济增长既任务艰巨又意义重大。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刚刚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在这种态势下,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减缓,各项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当然,确保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阻力之大、困难之多、市场之险,均为史无前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保增长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强化保增长意识,进一步谋划保增长思路,进一步拓展保增长空间,进一步疏通保增长途径,认真处理好影响保增长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保增长的强大合力,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促发展,确保完成保增长的各项目标任务。
    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盘活存量与引入增量的关系。对现有闲置的土地、房屋等资产设施,要积极用好用活,发挥效益;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资源整合,加强与其他经济成份的联合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者,坚持在结构调整中优化存量,在扩充增量中实现增长。二是巩固主业与多元发展的关系。对农资、棉花、茶叶、再生、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等供销社传统主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积极进军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种子等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房产旅游、金融担保、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三是产业调整与业态创新的关系。社有企业要切实发挥位居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营业态创新,积极参与城市商品流通、餐饮服务、外贸经营等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四是丰富内涵与拓展外延的关系。面对严峻经济形势,既要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开源节流、降低能耗,注重风险防范,又要抢抓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的有利时机,实现低成本扩张,促进做大做强。五是即期增长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当前保增长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即期快速增长,又要立足于供销事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防止以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利益,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持经济增长必须突出工作重点。一是要切实加快社有企业改革创新。社有企业是供销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全力抓好社有企业改革创新。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行机制,激发企业活力。要发挥社有资产导向作用,围绕优势骨干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体现扶优扶强,促进做大做强。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着力形成互为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二是要切实加大项目工作力度。项目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吸引社会资源的有效载体,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要认真研究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努力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带动性强的标志性项目。要不断充实、完善现有项目库建设,对已储备项目,尽快选优予以实施;对在建项目,认真抓好进度;对投产项目,使其切实发挥效益,真正实现建设一批大项目、促进经济大发展。三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实施工业品下乡进村,着力推进农产品进城入市;积极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多种形式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切实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水平,着力实现“四个突破”
     1.坚定不移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38号文件,深入实施网络拓展战略,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供销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号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系统之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努力促进“新网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提升“新网工程”组织化程度。以培育和壮大连锁配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为手段,着力塑造企业品牌,加强系统内外的联合合作,整合农村网络资源,使之向优势网络、优势产业集聚,增强网络的流通功能。加强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有效对接,增强网络对内的系统整合功能和对外的联合发展功能,提高农村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
    提升“新网工程”网络运营质量。以物流配送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新网工程”连锁配送效率和网络销售功能。提高配送中心的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连点成线、连线结网,集中成片发展。促进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终端网点的有机联结和协同发展,着力强化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开辟专业合作社产品、农产品行业协会推荐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各种便民服务方式,在物流、配送、合作、服务中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提升“新网工程”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新网工程”网点建设与改造标准,通过示范网点建设,加快基层连锁网点改造力度。突出供销合作社标识,提高供销社的网络覆盖率,全面推进标准化运作、精细化管理,逐步形成有供销社特色的标准化体系。
    提升“新网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库,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规划、协调和实施。加强对“新网工程”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尝试建立“新网工程”联系点制度,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和考核。根据全国总社和国家财政部要求,实行省财政扶持与地方财政配套相挂钩,提升市县财政扶持资金增量。在此基础上,体现项目资金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国家和省重点扶持项目倾斜的原则,适当扶持日用消费品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促进五大网络体系协调发展。推动多元融资,广泛吸纳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网工程”建设,确保“新网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快速推进。
    2.持之以恒加快合作经济发展,在为农服务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抓住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坚持开放办社战略,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努力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规范发展。
    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社群体和规模,在自办、联办的同时,继续推进“开放办社”,加强供销社与其他成份专业合作社的产权联接,积极吸纳其加入供销社。深入推进“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大力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专业社的服务水平,推动与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对接,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积极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联合经营、租赁承包、折价入股等形式,实现土地流转,整合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切实发挥好农资、棉花、茶叶、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现有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各种合作经济联合组织,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带动能力。拓展协会服务范围和内容,强化协会内部制度建设,广泛吸纳会员,增强协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着力加强县级供销社改革发展。县级供销社是加快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高度重视县级供销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逐步扩大县级社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县级供销社职能转变。县级供销社要切实承担起指导基层社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职责,把基层网络建设与基层社改造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县级经营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供销社基层经营网络。
    继续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的基础,是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实现为农服务宗旨的基本环节。充分利用基层社现有资源,坚持因地制宜,通过组建中心社、连锁超市、建办专业社、综合服务社等,分类指导基层社重组改造,推进基层社的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步伐,把基层社改造成集为农服务的载体、自主经营的实体和供销社经营网络终端为一体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3.切实提高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积极启动全系统农业产业化“612行动计划”。择优扶持品牌优势突出、联结农户广泛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和定期监测制度,扩大供销社龙头企业知名度。引进和培育并重,通过扶大龙头、育新龙头、兴小龙头,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力争实现龙头企业总量的扩张。
    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和完善“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基地建设、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建立基地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产品认证,促进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市场建设。要根据各地城乡建设和发展规划,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顺应城乡消费需求的变化,广开筹资渠道,积极争取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多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专业和综合市场。着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探索新型交易方式,发展拍卖、期货、经纪代理、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交易手段,发展有形市场,培育无形市场,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大型批发市场,拉动农业产业化。
    4.大力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形成,广大农村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对供销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供销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出发,切实做好为农综合服务工作。
    加强综合服务社建设。按照“投入多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综合化、管理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强力实施,积极打造一批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多、服务优的为农服务社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搞好与“新网工程”的对接,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健全网络终端,拓宽经营领域,增加服务内容。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实现“一家搭台,多家唱戏”,使之真正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活跃农村流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层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新网工程”网点及农村综合服务社为主体,公益性范围和经营性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加大农资供应保障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抗旱保苗、测土配方与技术咨询等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探索发展农村金融、保险、担保、小额贷款等现代金融服务,积极开拓信息咨询、评估、经纪代理、会展等新兴服务,大力发展农机具维修、托幼养老、乡村生态旅游、医药图书等生活服务,力争满足农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升形象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是对各级供销社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全系统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改进作风,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是迎难而上、积极应对还是畏首畏尾、停滞不前,关键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全系统干部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决防止较快发展之后的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坚决防止金融危机下的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坚决防止从严要求之中的厌战情绪、懈怠思想,继续发扬敢作敢为、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继续发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继续发扬勇创一流、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继续发扬勇于实践、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在应对危机、科学发展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决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力,在干中求发展,在干中争地位,在干中树形象。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要建立严格的工作推进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跟踪调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进一步健全对系统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争先进位,把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保障。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一把手,关键在班子。领导班子心齐气顺劲足,什么事都好办,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必须在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大局意识、团结协作、工作作风等方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尤其要高度重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切实增强企业家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之成为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大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重视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为供销合作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深入持久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能。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健全制度,注重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强化统计、财会、审计等基础工作,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继续加强供销社研究室课题库建设,积极开展合作经济理论创新与实践问题研究,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继续推进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推广和规范使用,提升供销社整体形象。要大力加强和谐供销建设,关心困难职工,做好老同志服务工作;重视信访工作,化解内部矛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是供销社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后盾。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主动把供销社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赢得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供销社各级负责同志既要当好政治家,又要当好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善于协调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方方面面的关系,为供销社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系统内部要加强联合合作,上级社要加强对下级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下级社要认真贯彻上级社的工作部署,形成系统合力,共谋事业发展。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同志们,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已经来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事业和希望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为加速安徽崛起、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祖国60周年华诞献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