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经济

高举为农服务旗帜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15-09-29 16:55作者: 点击:
高举为农服务旗帜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为开创我省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暨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8年3月20日)  

                          省社党组书记、主任    王首萌

同志们: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总社四届四次理事会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省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专门听取省供销社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明天上午还将亲自到会颁奖并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省供销社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我省供销社事业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全省供销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全国总社的部署和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新网工程”,着力发展合作经济,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为农服务明显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经济质量持续提高。全省供销社购进总额311.11亿元,增长34.37%;销售总额334.63亿元,增长35.57%;利润总额3.79亿元,增长62.96%。省社投资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双突破”:销售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4亿元,增长62%;利润突破亿元大关,达1.09亿元,增长132.96%。辉隆集团销售突破50亿元,实现了省政府领导年初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年底,全系统所有者权益30.84亿元,增长50.27%;17个市社全部盈利,盈利面96.81%,上升3个百分点。全系统上缴各种税费2.4亿元,增长14.6%;社会贡献额9.31亿元,增长31.02%,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网工程”快速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逐渐形成。2007年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78号文件、加快建设“新网工程”的第一年。省供销社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制定规划,下达改造标准和资金管理办法等,引导网点建设规范发展。在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新网工程”建设资金第一次列入省财政预算,与省财政厅共同下达项目57 个;争取中央财政对17个项目给予扶持,资金总额达1125万元。近半数市县政府下发“新网工程”实施意见,“新网工程”渐成“政府工程”。
    全系统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振兴供销事业的“兴旺工程”,围绕“五大流通网络体系”,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农村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配送中心和农村连锁店建设,带动传统网点资源的整合、改造、重组。省社投资企业较好地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辉隆、双赢、盛虹、茶叶和棉麻等企业均已成为行业龙头。辉隆集团已建配送中心74个、农资连锁店2221家,出色完成3万吨省政府救灾化肥任务,受到省市县政府肯定和农民群众的赞誉。双赢集团牵头实施的“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获得合肥市财政支持。盛虹集团发展的120家连锁专卖店、1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省主要销售区域。区域性网络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部分市县企业已成生力军。阜阳商厦、皖城商厦、当涂中润、庐江鑫隆等企业在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方面取得新进展。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系统连锁企业总店达505个、配送中心达295个,连锁店达7270家,农村综合服务社达6843家,近40%的传统网点得到改造。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省供销社加大了宣传和培训力度。全系统举办20期培训班,受训3200多人次。各地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对已发展的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登记,积极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并通过领办、联办等多种途径,发展专业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宽,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了肥西清平葡萄、长丰三园西瓜、淮南高皇养鹅、太湖助农板栗、广德桑蚕等一批发展良好的专业社,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德龙腾茧丝绸公司树立品牌意识,实施“龙头企业+蚕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成为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主要试点企业。年底,全系统专业合作社达1116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入社农户85.6万多户,当年助农增收14.7亿元。协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系统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行业协会和农产品协会195家,入会会员2.3万多人。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为农服务取得新成效。全省供销社把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力求实效。省供销社切实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帮扶与指导。“215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全年目标如期完成。全系统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家、总社级10家、省级12家、省社级95家。各地围绕棉花、茶叶、油料、桑蚕、蔬菜等优势产业,依托龙头企业、专业社,引导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发展高新、特色农业。安徽茶叶、省棉麻公司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基地,助农增收成效显著。潜山县社利用基层闲置仓库、场院,建立了“十万棒”香菇生产基地,推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五)企业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省供销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注重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加快资源整合和重组步伐,实现供销社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辉隆、永佳、司尔特、双赢、安徽茶叶5家企业当年实现销售131亿元,占系统总额的40%,实现利润2.99亿元,占系统总额的近80%。中小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本次表彰的32家先进企业,利润全部过百万,规模效益明显壮大。以辉隆、永佳等为骨干,以若干中小企业为梯队,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活力强劲的全省供销社企业集群日渐成型,除传统主业外,经营领域延伸到化工、房地产、种子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担保、资本运作等,贸易实业多业并举,内贸外贸“双轮”驱动,发展方式明显转变,水平实力明显提升。基层社改革改造向纵深推进。全省基层社实现销售65.79亿元,增长19.38%;利润总额1642万元,增长一倍以上。省社年初提出的改造新建100个基层社的任务如期完成。
    (六)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成效显著。全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全年安全无事故。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系统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省供销社下大力气抓好系统工作,举办了茶产业发展论坛、棉花经济形势分析会、龙头企业座谈会及加快发展座谈会等,牵头组织参加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示会、2007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上海农产品交易会等,对市县联社的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予以协调,通过积极有效的服务,促进系统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宣传工作,推进供销合作社标识的使用。重视发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和省社职业技能鉴定站作用,资格培训与职业鉴定成效显著。加强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充实、健全了省社机关处室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供销社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不仅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赞誉,各级党委政府也更加重视供销社工作,供销社的形象和地位得到改善和提高。明天,我们还要对全省供销社系统30个先进集体、36名劳动模范和54名先进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他们是全省供销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服务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广大供销社人良好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在此,我向获得全国总社表彰的以及本次大会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在1月份召开的全国总社四届四次理事会上,我省供销社荣获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受到总社表彰和省政府的通报表扬。
     同志们!2007年是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关心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供销社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全省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平衡仍是当前的突出矛盾,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各行各业跨越发展的新态势相比,供销社工作仍有不小的差距: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业态创新仍显缓慢,改革开放仍需深化,联合合作仍需加强,基层基础仍较薄弱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做得更好。
    回顾近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所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可以归结为“五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实践再次昭示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可以这样说,我省供销社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乃至点滴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事业的大发展。对此,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解放思想,就必须打破习惯势力的阻挠、冲破主观偏见的桎梏,必须破除条条框框的制约,实现思想观念的真正更新、思维定势的真正转换、思想方法的真正变革,甚至要实现精神状态的再造、个性激情的张扬。解放思想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做起。二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最突出的主题。正是因为早期供销社的改革落后于时代,才会出现连续10年的亏损;正是因为近年来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我们才迎来了目前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科学发展是我们为之奋斗并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强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创新,经营服务和组织体系的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三是必须坚持践行宗旨,服务“三农”。供销社的兴衰历史反复告诫我们,什么时候我们高举了为农服务大旗,坚定不移地践行了宗旨、履行了职责,我们的事业就会振兴;什么时候我们脱离了“三农”,我们的基础就会动摇、我们的事业就会受挫。“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只要我们始终把为农服务的宗旨贯穿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供销社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灿烂的美好明天。四是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重视抓落实,增强执行力,既是思想作风的体现,也是素质能力的彰显。当前,供销社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关系重大、意义深远。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战略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既要力戒僵化保守,也要力戒好高骛远,既要力戒固步自封,也要力戒作风漂浮,立足当前,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每一项工作落实,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事业再上新台阶。五是必须坚持凝心聚力,共创和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把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取得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为广大供销社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条件和环境,做到以情感人、以事业留人,切实增强供销社事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和谐供销,促进供销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形势和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一宏观形势的研判也非常切合供销社的现状和实际。我省供销社经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目前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向更高目标奋进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蓬勃发展的宏观形势,为供销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要求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所有这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供销社事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二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供销社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供销合作社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中央财政、省财政不断加大对“新网工程”的扶持力度。省政府正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供销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为我省供销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迈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的农业结构由品种调整逐步向产业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性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不断向多元化转变,农村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民致富热情进一步迸发,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发挥。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不断扩容的市场空间,为供销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供销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城乡两个市场,进一步参与竞争,扩大合作,发展壮大。四是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经济发展道路日益明确。在全国总社四届四次理事会上,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经济发展道路正式提出。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几代供销人坚持把合作制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合作经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施以“四项改造”为主题的改革创新,探索形成的一条符合中国特色、适合市场经济特点、吻合“三农”特征、切合供销合作社特性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既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给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决心,促使我们不断创新实践,努力把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推向前进。
    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国际高油价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使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就国内经济而言,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增大,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汇率、利率、进出口税率的变化与调整,使得微观经济面临更多变数和不确定性,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供销社的业务经营。就农业来讲,伴随农村市场及金融准入政策的放开,国内外大额资本正在瞄准我国“三农”市场;农村供求格局不断变化,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产品结构性销售不畅、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依然存在,我省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多而不富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凡此种种,都是无可回避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分析形势,积极应对挑战,科学确立新时期供销社人的新任务。省社党组经过研究,建议把2008年作为“新网工程”建设推进年、社有企业创新发展年、供销社地位作用提升年。为此,全省供销社要始终高举“一面旗帜”(为农服务),认真抓好“两项重点”(“新网工程”建设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切实发挥“三个作用”(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市场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成为“三个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继续深化“四项改造”(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不断强化“五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坚持践行宗旨、服务“三农”,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凝心聚力、共创和谐),着力实施“六大战略”(网络拓展战略、开放办社战略、龙头引领战略、实业兴社战略、项目带动战略、人才强社战略),真正做到思想解放取得新突破、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经济质量取得新提升、为农服务取得新贡献,不断开创我省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三、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为农服务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总社四届四次理事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服务,科学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我省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要目标:1、全系统购销总额750亿元,增长16.28%。
     2、实现利润4.5亿元,增长18.73%。
     3、五大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每个市县初步形成自身的“新网工程”建设格局。每市新增1个销售超亿元的“新网工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新增配送中心20个,新增连锁经营网点和综合服务社1000家。
     4、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省社级20家。
     5、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00家(平均每市6家),新培育“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30个;发展各类协会(联合会)17家。
     6、新建或改造基层社100家(平均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家)。
     7、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上市融资取得突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2008年着力实施六大战略:
    (一)大力实施网络拓展战略,努力提升“新网工程”建设水平
    2008年,省社决定作为“新网工程”建设推进年。全省供销社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办公厅78号文件,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五大流通网络体系。要切实加强对“新网工程”网点建设布局规划管理,力争每个市县初步形成自身的“新网工程”建设格局。
    继续壮大“新网工程”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工作原则,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倾斜政策,强化措施,促其做大做强。按照“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着力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整合,逐步完成对传统网络资源的改造、提升和优化。打破行政区划,鼓励支持兼并重组,促进地方性网络向区域性网络拓展,努力提高网络的经营活力和规模。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省社下发的“网点建设与改造规范标准”要求,继续推进和完善“新网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网络运营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点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提升“辉隆连锁”、“双赢拍卖”等品牌形象,积极打造新品牌,努力形成具有供销社特色的连锁经营模式。
   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把“新网工程”建设与强化为农服务统一起来,加强网络终端建设,积极拓展经营领域和经营范围。加强县以下农村市场的开拓,积极发展以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消费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小超市、便利店、综合服务社。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一个平台,多家使用”,逐步将通讯、医药、图书、农机等经营项目和劳务、技术等代理业务融入网络经营范围,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功能。坚持“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直销、配送和信息等服务。探索发展农产品物流企业,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现代流通与现代农业的对接。坚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服务,不断扩大农资网络的覆盖面,提升农资连锁配送功能,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发挥好供销社农资经营的主渠道作用。
    (二)大力实施开放办社战略,努力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
开放办社是新时期发展壮大供销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全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开放办社理念,跳出系统和行业圈子,走出去,引进来,海纳百川,面向社会敞开大门,实施开放办社、联合发展,积极吸纳各类经济组织加入供销社,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吸引到供销社的网点和队伍中来,为供销合作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拓展开放的广度深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把握区域发展新趋势,积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不断拓展供销社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步伐,以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专业社的运作机制,推进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努力使专业社成为创新技术、培育产业的基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搞好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及“新网工程”的对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积极推进协会建设。根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需要,加快整合、改造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坚持开放办会,广泛吸纳同行业各类组织入会,扩大实力, 联合合作共同发展。积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组建农民经纪人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切实增强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服务和带动功能,主动担负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的职责,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促进全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依托现代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行“一村一社、一社两店”,在村级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基础上,大力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在重点村镇探索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和项目,将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农业科技咨询、再生资源回收、农民生活服务等融为一体,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生产生活需求,以经营性服务支持和带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加快改造基层社。充分发挥和利用基层社资产、设施、经营等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各类资源,坚持开放办社,要重组和创新基层社组织、经营体系,实现与农村连锁配送网络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与合作,努力成为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和农副产品销售网络的终端,夯实为农服务的基础。
    (三)大力实施龙头引领战略,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近年来,全系统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全面实施“215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今年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大力实施“532提升行动”(即省政府今年提出的全省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用5年时间,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到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2000元)。切实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供销社主营业务,着力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对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也要给予积极扶持,促其不断成长壮大。通过扎实有效工作,努力形成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 注重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品种、工艺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对接,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的档次和水平。 切实抓好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一环。注重把各类市场建设作为服务“三农”、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拓宽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步伐。对现有市场设施,积极推进升级改造,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积极争取把供销社市场建设列入政府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产,集中财力物力,投资新办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
    (四)大力实施实业兴社战略,努力提升供销社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社有企业是供销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业兴社是供销社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加快社有企业改革与联合发展步伐;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创新经营业态为着力点,提升社有企业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规范社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积极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围绕农资、再生、茶叶、棉麻等供销社传统主业,突出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房地产开发等新兴产业,加大产权并购,加快整合步伐,着力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形象、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社有资产流通重组,优化社有企业资本结构,使社有资本向关键领域、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支持和鼓励辉隆、永佳、双赢、司尔特、阜阳商厦等综合实力较强企业集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发展。
    积极拓展资本运作,推动产权多元化。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资本运作方式,强化资本功能,发展担保、融资等新型资本运作平台,支持和鼓励社有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投资控股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扩充供销社资本。积极推进辉隆集团、双赢集团、司尔特等优势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强力打造一批供销社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排头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战略性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在抓好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开拓经营服务领域,实现由流通向实业拓展,积极培育产业基地,尽快形成区域性广、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产业集群。积极培育进出口企业,探索尝试涉足农村金融服务。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供销社企业的盈利水平。
    强化社有资产运营与监管。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提升社有资产运营质量。注重依法管理,继续实施由“管企业”向“管资产”的转变。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加强审计监督,提高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对全省供销社综合考核体系及本级投资企业目标考核管理,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提升社有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 项目建设是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措施,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吸引社会资源的有效载体,是实现供销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供销社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深刻领会国家和省关于新农村建设、“新网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意图,认真分析省情、市情、县情,积极研究市场需求,筛选和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广、产业发展好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省及市县级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注重实施动态管理,对近几年库存项目进行重新整理、归类,挖掘充实一批新项目。今年省社将以 “新网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全系统的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好“新网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及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项目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项目落实。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对优势项目重点予以倾斜。注重把项目建设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素质和业绩的重要依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项目运作机制,注重推动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创新项目管理方式,从项目准备、资金落实、项目实施、建设管理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全程推动、全方位服务,力争不断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和落实,推进全省供销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六)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努力提升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创业兴邦,关键在人。各级供销社要从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着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努力提升供销社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选好用准带头人是发展事业的关键所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程序选拔配备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培养造就一支热心供销社事业、精通管理、素质优良、科学发展的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拓宽视野,广泛吸纳各类能人志士加入供销社,借助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事业发展。 培育干事创业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措施和制度保障,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等供销社特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加大干部职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积极开展农民经纪人和“新网工程”店长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供销社事业发展、提高全系统为农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四、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供销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凝心聚力,营造和谐,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学习型供销社。要以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带动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的全面开展,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解决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上,化解深层次矛盾,促进事业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党建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按照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供销社各项事业发展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保障供销社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价值观的宣传,切实加强合作社文化理论创新,为此省社专门成立研究室,力求不断推出理论成果。结合品牌建设,强化供销社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宣传力度,加快推进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广泛和规范使用。提升省社门户网站的舆论导向和服务功能,带动全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推行电子政务。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供销社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积极参与民生工程建设。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供销社参与民生工程建设,重点要抓好关系民生的主要业务。认真做好农资价格稳定和市场供应工作。把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贯彻全年工作始终,切实做好肉禽蛋类等农副产品购进和销售。切实加强行风和诚信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各项优质文明服务活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关心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生活,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供销社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优良作风作保障。深入持久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大力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增强供销社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中央和省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执行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使供销社事业真正融入“三农”工作,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自觉承担为农服务职责,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赢得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联社要切实担负起服务系统、服务基层的职责,推进系统联合合作。既要争取政策,用好政策,又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为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宽松环境,在全社会形成推进供销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回首过去,道路坎坷、成绩骄人;展望未来,使命神圣、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促进我省供销社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安徽崛起进程、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