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网工程

整合网络资源 建设惠农工程——关于榆次区农村

时间:2015-09-29 17:06作者: 点击:
   从4月初开始,市供销社监事与会榆次区供销社组成调研组用1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到全区6镇4乡的基层供销社、8个连锁农家店小超市、6个连锁农资便利店、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普家乐物流配送中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中心、红枣专业合作社等社属企业和农村社会各界,就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情况,同基层供销社和有关公司经理及职工进行了座谈,走访了相关农户和乡村连锁店的店长,并与部分乡镇政府的领导交换了意见。
  通过调研总体印象是:基层供销社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饱满,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高涨,改革改造发展的思路清晰,为农服务工作措施到位,农村新的流通网络初步形成,且发展势头良好,农户参与积极踊跃。农村市场购物环境明显改善,文明经商诚信经营逐步规范,商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增加明码标价,物流畅通市场繁荣。达到了让农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方便消费的效果,初步实现了“连”起农村网络,“锁”住假冒伪劣的目的。树立了供销社的新形象和自身的市场品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起到了推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引导示范作用。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按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还有差距和不足,需今后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一、基本情况
  榆次区供销社始建于1944年9月,是山西创建较早的供销合作社。供销社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有着辉煌的历史。现在全系统有干部职工743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业务活动单位有:城区10个公司,农村12个基层供销社。服务网点228个(有新改建的164个,占总网点的72%),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新扩建的2.4万平方米,占总网络的80%)。全社资产总额5843万元,年销售额1.5亿元。经营服务范围主要有: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日用品、城乡食盐专供、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烟花鞭炮专营等。经过建社60多年的艰辛努力和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发展,现在继续保持着榆次区农村流通网络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龙头引导作用。
  榆次位于山西省中部,紧邻太原,是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的发展大太原经济圈同城化核心区域,人口54万,行政村272个,农业人口26万,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6元。作为晋商中心区的榆次供销社针对区情,牢记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的奋斗目标。紧紧盯住中央支农惠农各项政策导向。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三农”发展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山西省供销社确定的试点县社。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首批试点县承办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建设和发展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项目的实施单位。
  二、主要做法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明确思路和目标,把发展农村流通网络作为 “重点惠农工程”来抓。
  针对新形势下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建设农村流通网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目标。基本思路是: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为主的四大网络体系,做到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有一个上规模的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有若干个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和一大批经营服务网点。具体目标是:建设物流配送中心2个,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个,建设专业批发市场1个,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基地2个,发展连锁经营店和村级农家便利店200个。在全区形成以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为龙头,乡镇级超市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流通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把农村流通网络这项重点惠农工程落到实处。
  (二)、主动工作、积极申报,取得区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在供销社积极推进网络建设的同时,主动向区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得了区委、政府把推进发展农村网络惠农工程列入建设榆次现代晋商中心区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作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内容,连续两年下发了<2006>40号、<2007>59号文件,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共识,并把此项目作为新农村建设十项标准的一项,定为考核指标。区政府专门召开了乡镇长参加的农村便民店建设现场会进行协调推进;区人大邀请乡、镇、村各级人大代表视察便民店建设,给与了认真的评议并积极提出指导性建议,区政府还相继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如:对验收合格的便民店给予每店1000元的资金扶持,给区供销充足的工作经费支持。同时要求各乡镇、村委要在土地、房屋等方面给予便民店协调、支持、帮助。这些方面的支持,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政策保证,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了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士气和信心,激发了坚定不移推进便民店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制定措施、真抓实干,在具体运作中实施了“五结合”、 “三步走”、便民店标准“五统一”的办法。
  在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发展中,坚持了“五个结合”,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便民店”建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企业长效发展与农民收益相结合;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坚持发展直营店与加盟店相结合;坚持新网工程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相结合。
  第一步、摸底调查、认真选点,做到逐村落实、择优入围。
  建设便民店发展新网络回顾起来是近年来连贯性、政策性很强的为农服务工作,从上到下,从政策优惠到经济补偿,层层重视层层落实,面对难得的好形势,首先,我们从指导思想上形成高度负责的共识来展开建设发展便民店的起步工作,做到上对各级政府及省社的工作安排要负责。下对乡村农户的参与改建投资要负责。即做到上不亏政府(不够标准条件的决不滥竽充数),下不亏商户(积极性高改造达标的决不漏报)。其次,组织有责任感、有经验的业务骨干组成强有力的工作小组,对全区272个行政村进行全面认真的排查。从软硬件设施入手,通过登门走访,实地察看,入户调研,了解农村经济结构,盘知农户收入来源,体察农民消费心理,掌握农民消费需求,结合乡情民意,商讨个店的改建方案。主动掌握基层选点第一线的真实信息,然后集中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通过对比、分析、筛选一村一店。我们的工作排列是先改建基层供销社,后发展个体农家店,先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发展,后一般村,做好发展推进便民店的基础工作,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第二步、反复宣传指导,引导农商户主动投资参与发展。
  我们在前期的农村市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农商户经营者对“万村千乡工程”和“新网工程”便民店优惠政策模糊不清,许多农商户带着疑惑的眼光向我们咨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走进农村市场,必先深入农民心中。于是重点向广大农商户宣传了“万村千乡工程”和“新网工程”发展便民店的国家扶持政策和标准便民店、小超市的规范要求。用鼓励积极的、说服畏难的、指导不会的办法,动员有条件的农商户积极参与,多方面指导农村商铺改造为连锁便民店、小超市,充分调动发挥农村经营户的主观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新网工程”便民店建设,把农商户疑惑、滞后、盲目的情绪转变为参与改造发展标准便民店的信心和热情。发展实践证明,没有农户参与的主观积极性,很难建成规范标准的便民店。
  第三步、以点带面培训指导,要求“五个统一”规范建店。
  在推进标准便民店的改建中,结合有关标准和农村现有商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五统一标准。即:
  统一店内装修:做到顶亮、地光、墙白、店貌明亮整洁。
  统一店外标识:外墙上黄下绿、标牌统称普家乐连锁便民店。
  统一货架陈列商品:全部更换或分期更换为现代超市新型货架,开架售货。
  统一理货明码标价: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严禁坑农伤农现象发生,做到货真价实,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方便、安全、放心购买消费。
  统一物流配送商品:由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商品配送,真正做到“连”起农村网络。“锁”住假冒伪劣。健全进货制度和台帐管理。
  为了给参与改建的农商户直观地树立新型便民店连锁超市的规范要求标准,我们采取了抓典型、树样板,现场参观培训的措施,帮助指导规范,引导说服示范的办法。在城区周边乡村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和消费水平,先建设了5个高标准的样板便民店,组织了大型培训、参观、现场会四次。组织参观培训后,农商户大开眼界,思维有了转变,改造信心倍增,创新积极性高涨。长凝供销社主任邓成林说:改建前,门店旧仓库破,最差的是俺供销社。改建后,店貌明亮、售货开架、商品时尚、明码标价、还要承诺服务质量。顾客选购商品多么舒心。现在人流量、销售量、购买力都有成倍的增长,供销社的形象明显提高,农民们又重新围着供销社,既买日常用品,又买农资化肥,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为农服务更忙了。沛霖便民店改造后,店老板高永明高兴地说:“新网工程”便民店就是好!早知道便民店改造后是这样的效益,前几年就早该改造了。
  由于我们上门服务、耐心宣传,感动了农户才参与改建,使便民店的改建发展由被动变为主动。农商户从不理解到理解,便民店从不规范到规范,从店面的脏、乱、差到店面的整、洁、新、统一了标识,统一刷新门面,统一超市标价,真正实现了超市式开架售货的便民店。同时大力促进了农村其它商户的门店升级改造,向小超市要求方向迈进,为农村的消费环境质量提升带了头树立标。经我们回访调研,凡是经改造建成的便民店实际经营销售额最少提高30%以上。在农户与我们的沟通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满怀信心的精神面貌。2006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副主任来榆次视察后十分高兴地说:供销社抓准了发展方向,农民就是需要供销社的这种服务。2007年7月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王君莅临榆次区视察指导,给予我们工作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鼓励我们要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使供销社在农民心中重新寻到了位置,在社会竞争中重树了形象,在党委政府面前又有新地位。

  榆次区各乡镇农家店网络发展情况是:

北田镇 14个 长凝镇 15个 东赵乡 10个 修文镇 23个
什贴镇 6个 庄子乡 7个 乌金山镇 12个 张庆乡 25
普家乐直营 4个 东阳镇 28个 郭家堡乡 20个  
总计164个 其中农资店49个    

  三、初步效应
  经过两年的工作努力,榆次区已建设发展农村连锁农家店小超市164个,其中有农资便利店49个,占全区行政村272个的60%。其营业面积达到8760平方米,投资额达500万元。总体形象、销售、服务承诺、商品质量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反映很好,全年销售可突破6500万元,实现新增就业人员380人。在推进农家店发展的同时,抓紧了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中心的扩建。筹资800万元,在距省城太原南10公里处组建了山西普家乐物流配送中心,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其中建有生活日用品库2栋、农副产品周转库2栋、农资化肥库2栋,库容面积达14000平方米,经销商品3600种,配送车辆4部,除满足榆次区外还辐射晋中市周边各县,成为我区乃至晋中农村流通市场连锁配送的龙头企业。
  榆次区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0个,2007年重点推进村26个,2008年重点推进村25个,村村建有农家店,全部完成省社要求的任务。榆次区农村流通网络建成营运初具规模,虽然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已初步显示了整合网络资源,发展惠农工程的旺盛生命力,取得的初步效应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促进了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增收。调研中看到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农膜、农药、种籽、农具等在农资便利店应有尽有,并通过农资店的服务功能实现了三保证:保证农资需求数量满足供应;保证农资品牌质量放心使用;保证不误农时及时服务到村,特别运输困难的还送货入户,并且提供最新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进行技术指导、测土施肥、科学种田。通过直通车销售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投资,增加了收入。提供新研制的各种品质优良的种籽、化肥等,做给农民看,教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今年1—4月份经连锁农资店直供化肥8500吨、农膜260吨、农药3000公斤,种籽10000公斤。特别是过去一些难以销售的农副产品,例:榆次庄子乡的红枣,什贴镇的小米,东阳镇的蔬菜,张庆乡的玉米。通过便民店的收购和农副产品加工后销售,既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又有效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新网工程”的建设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二)、提高了农民生活,既方便又实惠。调研中感觉到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实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使农家店规范化经营,挂牌承诺服务,购物环境整洁舒适,货真价实,开架售货、明码标价、品种丰富、经营范围大大增加,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物品样样均有,一出家门就有农家店小超市,确实农民购物方便了。运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营销手段,保证了商品质量,杜绝了假冒伪劣,减少运输中转成本,降低了农村商品价格。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流通市场商品质量偏低、价格偏高的状况,增强了农民的维权意识,不仅使农民购买放心的商品,而且使农民享受到实惠的价格,农家店的品牌越来越受到农民的信赖。农民也同样享受到城市购物档次,可以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三)、农家店效益提高,社有企业资产增值。调研走访中了解到,改建后农家店的店容店貌、经营方式、商品陈列和过去大不一样,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特别是经营者的精神状态良好,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普遍反映效益提高。由于改建到位、规范建店、诚信经营、热情服务、明码标价、无假冒伪劣商品,带来了人流量增多,物流加快,业务扩大,购销两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所有参与改建的农家店都有提高,销售额提高幅度少则30%左右,多则50%以上。现在出现了农村商户主动找上门说情要求积极参与改建改造的现象,农家店的建设已经起到了超前引导发展的作用,核心是效益可观、有钱可赚。供销社系统参与推进流通网络建设发展的试点企业是普家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和农资供应中心,他们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社有资产增加了6倍,达到了2000多万元。企业得到了发展。
  (四)、争取项目资金,增强网络实力。近三年来,区供销社在整合网络资源,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中,紧密结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总社“新网工程”的相关政策,按照其标准要求配套实施,经省、市有关部门验收后,共争取到项目资金100万元,按项目规定的标准全部兑现给农家店和试点企业,盘活了改建发展投入资金不足的困难,真正为农户办了实事好事。既增强了网络的基础实力,又强化了为农服务的责任和使命,从而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农村流通网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得到了民心。
四、完善服务、提高功能,探求新的发展思路。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建设以来,在新农村流通网络发展中起到积极引领作用,经调研看到需完善服务,提高功能。
  (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便民店服务档次,完善服务设施,有关部门加强对门店管理,制定必要的督察制度,管理目标,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使农家店的经营服务保持经常化长期化,良性发展不断完善。
  (二)、从发展现状看物流配送比例率不高。物流配送体系是发展特许连锁的必备条件,只有配送率跟上去,农村小超市才能良性长期生存发展,现普家乐有限公司配送中心从规模上、功能上、条件上已形成,更需在做大做强上下大的力气,使农村流通网络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现在164个农家店,卖场的条件、卖场的环境、卖场的管理,按超市的标准化、专业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强管理督导,经营指导,店长的培训指导,真正把农家店办成标准化运营的小超市。
  (四)、在全面发展“农家店”、“农资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如:平川乡镇,张庆乡现80%以上的村建有“农家店”、“农资店”,而边远山区乡镇只达20%,在今年的发展中,重点优先考虑发展边远山区“农家店”,使今年全区“农家店”达到70%。
  (五)、在“一网多用、一店多能”中完善服务提高功能,培训和重用懂经营、会管理、参与市场、敢于竞争的优秀人才,以便在建成的农村流通网络和农家店服务功能中,扩大农副产品购销。在全区10个乡镇新建10个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共计投资180万元。发展目标是不但把“三农”需要的物资送下去,还要把农副产品收上来,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通过现成网络的物流配送,把农民的产品转化为商品。从农村地头引入城区市场,引领农产品进入超市,提高附加值,形成自己的品牌,使榆次的无公害绿色优质地产品逐步走向全省、全国、直至走出国门,销往全球。真正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分隔线----------------------------